绿茵聚石榴籽 2025 银川 “民族团结进步杯” 足球赛开赛
9 月 6 日清晨,银川市阅海万家 F2 区全民健身笼式足球场彩旗飘扬,随着一声清脆的哨响,2025 年银川市 “民族团结进步杯” 足球赛正式拉开帷幕。回族球员马小龙与汉族队友王磊击掌鼓劲的瞬间,被场边摄影师定格 —— 这抹跨越民族的默契,正是本次赛事 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” 主题的生动注脚。
本次赛事由银川市委统战部、市民族事务委员会、市体育局联合主办,宁夏足球协会全程指导,延续了往届 “以球会友、以赛促融” 的办赛理念。据组委会介绍,共有来自全市各行业、各民族的 14 支代表队参赛,300 余名运动员将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,通过 9 人制小组赛与淘汰赛的激烈角逐,传承体育精神,增进民族情谊。赛场边,“民族团结号” 公交专线的海报与各族群众绘制的 “石榴籽” 主题文化墙相映成趣,将赛场装点成民族团结的生动课堂。
milan米兰,米兰官网,米兰官方网站,米兰官网登录入口,米兰网站网址,www.milan.com开幕式上,除了庄严的运动员宣誓仪式,更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展演。来自西夏区文昌路街道的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剪纸技艺,一幅幅融合足球元素与民族纹样的作品引得球员们驻足观赏。“这不仅是场球赛,更是各民族交流的大舞台。” 参赛球员、满族教师赵宇峰的话道出了众人的心声。他所在的阳光兄弟足球队由回、汉、蒙古、满四个民族的球员组成,赛前特意学习了简单的民族礼仪用语,“踢好球,更要交好友” 成为球队共识。

作为银川市 “体育 + 铸牢” 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“民族团结进步杯” 足球赛已成为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品牌赛事。回顾往届赛事,2024 年西夏区足球队夺冠时,队员们用回族 “花儿” 调唱起胜利歌谣的场景仍历历在目;2022 年赛事中,700 余名运动员共同创作的 “民族团结长卷” 已被银川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群众馆收藏。今年的赛事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,特别增设了 “民族文化角”,参赛队伍可在中场休息时展示本民族的体育非遗项目,让赛场成为流动的文化博物馆。
“银川 56 个民族俱全,这样的赛事让我们在奔跑中感受团结的力量。” 赛事裁判长马学军是土生土长的银川人,他见证了赛事从 2022 年开办至今的成长。数据显示,银川市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 24.95%,正是这样的人口结构,让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。近年来,银川市通过实施各族群众情感交融提升行动,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,而足球赛正是这一理念在体育领域的鲜活实践 —— 球员们在战术配合中增进信任,观众们在加油呐喊中拉近距离,输赢之外,每一个进球都成为团结的勋章。
赛事现场,来自闽宁镇的务工人员代表队格外引人注目。这支由福建援建企业员工与本地群众组成的球队,带着 “山海情” 的故事踏上赛场。队员李建国说:“我们在车间是搭档,在赛场是队友,这场球赛让‘闽宁协作’有了更鲜活的表达。” 场边,他们的家属们支起了小摊,宁夏的枸杞、福建的茶叶在助威声中完成了一次温馨的 “特产互换”。
据银川市民委负责人介绍,本次赛事与全市第 25 个民族团结进步月活动深度联动,将通过 “线上云直播 + 线下观赛打卡” 的方式扩大影响力。赛事期间,还将同步开展 “寻找最美民族团结瞬间” 摄影征集、“足球小将进校园” 等配套活动,让团结之花绽放在赛场内外。正如球员们在赛前共同朗诵的誓言:“绿茵场是我们的纽带,石榴籽是我们的模样,在奔跑中凝聚力量,在拼搏中书写华章。”
夕阳西下,首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响起,双方球员握手拥抱,场上的竞争化作场下的欢笑。远处贺兰山的轮廓与近处飘扬的五星红旗构成壮阔背景,见证着这场足球盛宴如何让 “中华民族一家亲” 的理念在塞上湖城落地生根。随着赛事的推进,更多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,正等待在绿茵场上书写。
发表评论